「地表最強」非浪得虛名! M1A2T戰車年底起抵台
軍武頻道+

國軍向美國採購108輛M1A2T戰車,預計自年底起交貨,赴美受訓的種子教官亦於11月前返台。有著「地表最強戰車」美譽的M1A2系列戰車,搭載致命的120公厘戰車砲、防護力高的複合式裝甲,也具備優異的機動性與作戰效率,自由時報《軍武頻道》藉由「圖解軍武」新聞方式,為您窺探這款陸軍下一代戰力核心的堅強威力。

M1A2戰車的主要武器,即為口徑達120公厘的M256A1滑膛戰車砲,火力高於我國現役戰車的105公厘砲,M256A1砲管長達5.28公尺,可以每秒1580公尺至1750公尺(約時速5688公里至6300公里)的高初速,將各式戰防榴彈、人員殺傷彈、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,射擊至4公里外目標區,備彈量約42發。根據公開資訊,若主砲裝填穿甲彈,可在有效射程內貫穿850公厘的均質裝甲。

具備數位化設計、高作戰效率的M1A2戰車,其車長獨立熱像儀與「獵殲(Hunter-Killer)」系統十分關鍵,比起舊型戰車的車長、射手觀瞄系統被「綁」在一起,需完成一次搜索、瞄準、戰鬥後,才能進行後續目標搜索,「獵殲」系統則使M1A2戰車的車長,有獨立的熱像儀,可在賦與射手目標並進行識別後,可立即進行下一輪搜索,大幅提升接戰效率。

另外,M1A2戰車的輔助武器配置與其他戰車相似,主砲旁設有一門7.62公厘同軸機槍,砲塔上方則有一門12.7公厘重機槍,另在砲塔前方的左右兩側,各有一組六聯裝66公厘的M250煙霧彈發射器,可發射煙霧彈或人員殺傷彈。

矛與盾的對決並不遜色
在120公厘戰車砲成為主流之時,如何用更厚實的「盾」,抵抗敵軍鋒利的「矛」,將攸關戰車生存能力。M1A2戰車採用複合式裝甲,國軍曾在確定採購M1A2T戰車時發布說帖稱,該型車的複合式裝甲,抗穿甲能力達850公厘,可抵禦敵軍主力戰車的射擊。值得一提的是,美軍採用的M1A2系列戰車,採用硬度、韌性更勝複合式裝甲的「貧鈾裝甲」,但由於其技術具高機敏性,幾無外銷前例。

身軀碩大卻是「靈活的胖子」
M1A2戰車的車重約64噸至73噸間,計入主砲的車輛長度將近10公尺,卻有著不俗的機動力,根據公開資訊,M1A2戰車搭載漢威聯合(Honeywell)AGT-1500燃氣渦輪引擎,可輸出1500匹馬力,使得全車得以時速67公里在道路行駛,越野時速可達40公里,優於我國現役戰車。

全車系產量破萬 不僅強又很暢銷
美國1972年啟動M1系列戰車研發工作,藉此取代上一個世代的M60系列戰車,現已有諸多次型號。根據統計,M1系列戰車自1980年代服役迄今,已生產超過1萬輛,包括我國在內,有12個國家正使用M1戰車或即將購入,美國陸軍現有約2500輛M1戰車,第二大使用國則為埃及,擁有超過1300輛M1A1戰車。

我國向美國採購的「M1A2T」戰車,是M1A2系列戰車的「台灣特規版」,性能約等同於M1A2 SEPv3,國軍自2019年至2027年編列405億2415萬元預算,向美國採購108輛M1A2T戰車,預計自今年底前先獲得38輛,明年、後年再獲得42輛與28輛,今年派赴美國參與接裝訓練的數十位種子教官,預計在11月底以前返台,明年2月啟動換裝訓練。除了108輛戰車,國軍還採購M88A2戰場救濟車、M1070重裝備運輸半拖車及各式砲彈。

未來可能的升級計畫
雖然M1A2 SEPv3等新型號戰車已相當先進,美國陸軍仍於去年9月宣布展開「M1E3」戰車研發工作,根據公開資訊,新型戰車擁有自動裝彈機制、主動防禦系統之外,也可能採用遙控砲塔降低車重,並重新配置車組人員,全車重量可望大幅降低至60噸以下。
(文:涂鉅旻)

(圖:美軍DVIDS,記者涂鉅旻製圖)

聯絡我們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