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解析防爆牆設置基準,涵蓋最新法規規範、設計與施工重點、材料選擇及驗收流程,協助工業廠房與危險品儲存區安全合規。
防爆牆是一種專門用於阻擋或減輕爆炸衝擊與碎片飛散的牆體結構,常見於工業廠房、化工設施及易燃易爆物品儲存區。其主要功能是降低爆炸對人員、設備及建築結構的損害。
依據《建築技術規則》及《危險物品儲存與處理規範》,防爆牆的設置需符合耐壓、防火、防飛散等要求,並必須依據當地主管機關規範進行審核與核可。
常用材料包含鋼筋混凝土、加厚鋼板與混凝土空心磚。厚度需依爆炸能量與距離計算,鋼筋混凝土牆體通常不低於200mm,且鋼筋配筋需符合抗爆設計規範。
防爆牆高度應超過可能爆炸源設備的最高點0.5至1公尺,以確保衝擊波不會從上方逸出。必要時可加設防爆頂蓋。
防爆牆與爆炸源的距離需經專業評估,通常建議牆體與受保護建築間保持安全間距,以有效分散衝擊能量。
設計需考慮爆炸方向、壓力分布、基礎穩定性及耐久性。施工過程必須確保配筋、混凝土強度與防腐處理符合規範,並做好品質檢測。
流程通常包含現場勘查、結構設計、施工、檢測與主管機關驗收。驗收重點包括結構完整性、材料檢驗報告與抗爆測試數據。
防爆牆的設置是工業安全與防護的重要環節,嚴格依據法規與設計基準施工,能有效降低爆炸事故的破壞範圍,保護人員生命與財產安全。